化学系举行第六届本科生学术科技交流论坛
时间:2018-12-07 浏览次数:74

    2018年11月24日,复旦大学化学系第六届本科生学术科技交流论坛在光华楼举行。
    复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应质峰、复旦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黄洁、化学系分党委书记马蔚纯、化学系分党委副书记汪靖、化学系教授刘智攀、孙兴文 张琪、化学系各个研究方向的评委老师、杰出校友以及化学系和自然科学试验班的200余位同学出席了本次论坛。
    在本次论坛中,有16位同学参加墙报展示、18位同学参加口头汇报,论文集择优收录16篇学术论文。
 


    开幕式中,复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应质峰、复旦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黄洁、化学系分党委书记马蔚纯分别致辞,表达了对化学系本科生学术氛围的肯定,并预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随后,刘智攀教授带来了题为“大数据与理论计算化学——介绍和新进展”的报告。他从AlphaGo与李世石的围棋大战出发,提出在大数据时代下,我们可以将其与化学结合,用于晶体结构预测、实际催化问题等方面,并介绍了他所研究的反应大数据采集解决方案SSW。深入浅出的讲解令同学们收获颇丰,也为同学们未来化学学习提供了新思路。
 

 

    口头汇报在三个分会场同时进行。每位同学都基于自己的研究成果或交流经验带来了精彩的口头汇报,评委老师也在报告后给出了专业的点评与建议,既有“研究有较好的创新性,现场展示清晰、回答到位”的认可,也有对工作改进的意见和期许。
    墙报展示环节,作者热情地向同学们讲解自己的科研工作,并分享自己的基本思路与心得体会。前来观摩的同学和老师也纷纷提问,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经过半小时的交流探讨,大家都为自己喜爱的墙报投上了宝贵的一票。
    为了帮助本科生同学更好的了解科研生活、规划未来,本届学术论坛新增设了优秀校友经验分享会。几位杰出校友分享了他们的学术经历与工作经验。
 


    万里校友本科期间参加过两届学术论坛,他介绍了自己在本科、研究生与工作期间的研究方向。他认为,本科阶段的科研应循序渐进,着重培养兴趣与能力。
    翟俊捷校友强调了“软技能”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在科研中学会沟通与管理时间,并在科研中获得满足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胡可学长现任复旦大学化学系青年研究员,他从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出发,对本科生提出了几点期望,希望大家不仅学习实验技能,还要培养创新能力与前瞻性。

 


    张琪教授在邀请报告环节中为大家做了主题为“抗生素的发现和生物合成”的演讲。他从青霉素的生产出发,介绍了不同于传统活性筛选方法的基因组挖掘法,极大地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
    本届学术论坛分别有八名同学荣获优秀墙报奖和优秀口头汇报奖。化学系张琪老师和孙兴文老师分别宣布了获奖名单并为获奖同学颁奖。
   

 

    最后,孙兴文老师为本届学术论坛致闭幕词,并对一天的活动做了总结。他建议同学们无论将来是否有意向从事科研,都应该珍惜现有的资源和机遇,做一段时间学术研究,感受科研生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不断尝试中找到发展方向。
    至此,本届本科生学术科技交流论坛圆满结束。尽管时间很短,但相信每个参与者都在这里收获了知识与成长。希望这段经历能为同学们的科研之路带来不一样的启迪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