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11月12日上午,复旦大学“瑞清”教育基金首次颁奖。复旦化学领域优秀师生和校友分获三大类、五大项奖。其中,范康年教授获园丁奖,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获杰出贡献奖。
2021年,复旦大学化学系1984级校友谭瑞清捐资2亿元人民币,设立的“瑞清”教育基金是人才队伍建设专项基金,包括综合奖、专项奖和新生奖,用于化学与材料学院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事业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代表学校向谭瑞清先生慷慨捐赠设立复旦大学“瑞清”教育基金、促进复旦大学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向心系母校、远道而来的校友们表示欢迎,向获得首届“瑞清”教育基金的师生、校友们表示祝贺。
金力指出,化学与材料学科作为复旦大学优势学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希望化学与材料学院全体师生员工用好复旦大学“瑞清”教育基金和广大校友资源,凝聚发展合力,团结奋斗,面向国家在能源、生命、材料和环境等领域重大问题,加快融合创新,加大重点投入培育新增长点,早日实现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学术成果、社会贡献全面一流,促进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率先进入世界一流前列。
金力表示,大学的发展既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校友、社会资源助力,期待更多校友、更多社会资源支持复旦,为培养下一代学者、各界领袖人物作出贡献。
谭瑞清为老师范康年颁发“园丁奖”
为鼓励倾情带教学生、关心学生全面发展,为人才培养作出重要贡献的校友、在编教师和退休教师,“瑞清”教育基金设立“园丁奖”。
在复旦辛勤耕耘48年、国家级教学名师范康年教授获得2022年“瑞清”教育基金综合奖——园丁奖。他为复旦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化学学科优秀人才引进和培养、物理化学课程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
范康年
“从18岁到80岁,我在复旦62年了。”范康年在获奖感言中回忆自己在复旦求学和教书育人的时光,感谢教学科研上的引路人邓景发教授、一起合作的教学团队以及他的学生们。
▲
谭瑞清
“回想38年之前,我有幸来到复旦化学系读书,虽然过去多年,母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还是那么的亲切。”谭瑞清说,复旦培养了他,“回馈母校、回馈社会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社会责任”。他希望基金能在“第一个复旦”的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发挥作用。
校友包信和院士获杰出贡献奖
为奖励对学院建设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校友、在编教师和退休教师,“瑞清”教育基金设立“杰出贡献奖”。
▲
金力颁发杰出贡献奖
▲
包信和
包信和获得2022年“瑞清”教育基金综合奖——杰出贡献奖。他在“纳米限域催化”领域取得国际公认的成就,为复旦大学化学学科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1978年我来到复旦,1989年离开复旦去国外,2015年回到复旦,2017年又离开复旦,虽然来来去去,但不管怎么走,复旦情怀从未远离。”包信和在获奖感言中表示,人生的起步是从复旦开始,从中科院研究所走到立德树人教育战线,也是从复旦起步,他感谢复旦给予的支持。未来,他要尽其所力为复旦化学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获奖的还有这些师生
为支持潜心人才培养和教材建设的教师,“瑞清”教育基金设立“笃志”和“近思”教席专项奖。笃志教席旨在鼓励师生爱岗敬业、热爱教学、积极投身教学、教学研究和建材建设工作。今年的笃志教席特别为“课程与教材建设计划”设立。近思教席聚焦鼓励加强基础原创性研究、培育前沿顶尖科研成果,有国际重要影响科研成果产出的教师。
麻生明教授和邓勇辉教授获得2022年复旦大学“瑞清”教育基金专项奖——“近思”教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麻生明教授在联烯及其类似物与清洁氧化科学领域作出国际领先的基础研究成果。年轻学者邓勇辉教授在新型介孔材料合成与传感器设计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绩。
贺鹤勇教授领衔团队获得2022年复旦大学“瑞清”教育基金专项奖——“笃志”教席。团队开展的化学实验系列教材建设,继承和发展了复旦化学实验教学成果,实验内容将经典实验与前沿研究成果相结合,对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为鼓励致力于在化学和材料专业方向学习,成绩优秀、立志在今后工作中“追求卓越、奋发有为、乐于奉献”的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瑞清”教育基金设立了新生奖。
林子涵、李峰宇、饶龙骏、郝书雅、刘倩钰、张腾升等6位同学获得2022年复旦大学“瑞清”教育基金新生奖。他们是一群热爱化学、成绩斐然、具有科研潜力的优秀学生。
复旦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周亚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赵东元,复旦大学校友、中共嘉定区委常委、嘉定区统战部部长唐晓林等出席颁奖典礼,评审委员会专家、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荣光时刻。
摘自“复旦大学”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