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焦点新闻
化学系易涛教授课题组在构建基于次氯酸触发的诊疗一体化平台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发布时间:2019-05-06       

       次氯酸(HOCl)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活性氧,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杀菌氧化剂,由氯离子(Cl)和过氧化氢(H2O2)在髓过氧化物酶(MPO)催化下产生。适量浓度的次氯酸对人体健康具有保护作用,然而,过量产生的次氯酸则与恶性肿瘤、动脉粥样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密切相关。因此,在活体层次对次氯酸的快速示踪对于相关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次氯酸是高活性的物质,如果能在对次氯酸进行识别的同时利用过量表达的次氯酸释放出相关疾病的治疗药物,构建智能化的诊疗一体化平台,可以大大缩短诊断与治疗之间的间隔,同时减少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对实现针对次氯酸相关疾病有的放矢的个性化治疗,促进智能型药物的临床转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目前针对次氯酸的荧光探针其反应速度和效率不够高,仅能对生物系统中的次氯酸进行识别,而无法构建基于次氯酸触发的具有诊疗一体化功能的平台。

                                               

 

图1. (a)课题组前期工作;(b)本项工作的设计思路;(c)本项工作涉及的前药示例;(d)前药FDOCl-19在不同类型细胞中的毒性研究

       化学系易涛教授课题组针对上述问题,在前期工作中发现了次氯酸诱导的脱甲酰化反应并依托该反应开发出了一种可以在活体层次应用的近红外荧光探针(Chemical Science 2018, 9, 495-501)。近期,易涛教授研发团队从该工作中新发现的现象入手,进一步发展了次氯酸触发的氨基和羧基释放平台。利用该平台衍生所得到的化合物可以快速与次氯酸进行响应,并释放出相应的氨基和羧基化合物。由于氨基和羧基是很多药物的活性位点,因此,利用该平台可以方便的构建次氯酸触发的具有诊疗一体化功能的前药。为了证实该平台衍生策略的可行性,研究人员通过引入针对恶性肿瘤的化疗药物美法仑构建出了一种可被次氯酸触发的前药。细胞水平的测试发现,该前药只在MPO高表达的HL-60细胞(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毒性,而在其它细胞中毒性很小,进一步验证了该平台衍生策略的可行性。
       该工作于近期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4547-4551)。易涛教授课题组2015级博士生魏鹏为论文第一作者。相关工作得到了复旦大学化学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的大力支持
       全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1813648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淞沪路2005号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化学楼   邮编:200438   电话:86-21-31242791
版权所有 © 复旦大学化学系 2014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