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信息
4月2日下午,化学系第十七期青年教师学术沙龙在江湾校区化学楼A3030顺利举行。本次学术沙龙活动由化学系无机化学教工党支部承办,邀请刘倩青年研究员和王华冬教授作主题报告,化学系无机化学教工党支部书记冯玮教授主持。
刘倩青年研究员作了题为“基于单分子定位的显微成像”的主题报告。在报告中,她指出,单分子荧光成像可以用于揭示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异质性、解析中间状态以及实现超分辨率成像等,而若要将单粒子示踪应用到细胞膜蛋白上进行活细胞内分子路径可视化,还需要解决如何实现长时的、较高分辨率的示踪等问题。据此,她介绍了其团队的三项主要工作——一是单原子硫化延长单分子荧光探针的光漂白寿命,通过硫代反应增强探针的吸收和发射,增加其光稳定性,从而成功进行单分子示踪;二是利用光活化延长单粒子示踪观测时长,通过对探针分子的光活化修饰,成功延长其观测时长,解决探针长时工作的问题;三是发展基于稀土上转换单粒子示踪方法,利用提高内壳层敏化剂浓度、调控能量迁移的方向以及染料敏化等方法来增强单颗粒亮度,成功研发超稳定的UCNPs发光探针。
王华冬教授作了题为“有机硼在惰性键活化中的应用”的主题报告。他指出,惰性键的键能高,可极化性低,而活化惰性键的传统方法一般使用铱、钌等贵金属;硼是一类有着使用前景的非金属元素,但硼中心难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在惰性键活化研究领域,可以利用有机硼的强路易斯酸性,探索非氧化还原的共价键活化新模式。据此,他介绍了其团队的几项主要研究工作——一是有机硼化合物对于C(sp2)-H键的活化,完成了芳烃碳氢键硼基化反应以及苯酚碳氢键硼基化反应;二是有机硼化合物对于C(sp3)-H键的活化,成功完成了有机硼正离子参与的甲烷活化;三是有机硼化合物对于C(sp3)- C(sp2)键的活化,完成了碳碳键的氢解反应,并成功应用于温和条件下聚苯乙烯的降解。
与会教师就两位老师的报告内容进行了热烈地交流讨论,现场学术氛围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