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信息
2019年4月11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周其林教授在江湾校区先进材料实验室一楼报告厅做了题为“手性物质化学”的精彩报告。报告会由复旦大学化学系施章杰教授主持,150余位师生到场参加了报告会。
周其林院士从自然界中的手性现象出发,为大家介绍了什么是手性,什么是手性化合物。小到蜗牛壳,大到星云,手性现象无处不在。接着,周院士着重介绍了手性化学的发展历史,从手性现象的发现到手性药物的快速发展,百余年的积累逐渐形成了一个特色鲜明的学科,周院士的讲解深入浅出,细致入微。最后,周院士介绍了自己课题组的工作,也为在场师生道出了一个课题的提出到最后完成中间所需要经历的过程。周院士讲话风趣幽默,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在与现场师生的互动交流中,周院士还建议大家要把有限的精力尽可能地集中在创新的内容上,如果是已经研究过的内容,尤其是已经商品化的技术或产品,可以直接采用。学科发展是机遇,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多关注其它学科,开辟新思路,这样才能实现学科交叉,做出和别人不同的东西来。
为了表彰周其林院士在手性化学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复旦大学化学系主任贺鹤勇教授代表“近思讲坛”组委会向周院士颁发了“吴征铠化学奖”,并介绍了吴征铠先生事迹以及“近思讲坛”的由来,激励与会师生勤奋工作、刻苦科研,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复旦大学“近思讲坛”简介
2016年适逢复旦大学化学系建系90周年,为进一步开阔师生的专业视野,提升化学学科科研水平,推动复旦化学学科快速发展,争取早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化学学科,设立“近思讲坛”。
讲坛名“近思”,取自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也蕴含着每一次的化学探索和发现都离不开化学家们对于自然规律的思考和认识之意。从2016年起,“近思讲坛”组委会每年从全球邀请3-6位化学研究领域的顶级科学家就“化学学科最新进展”、“学科发展战略思考”、“学科重大前沿问题”等做专题报告。为了表彰这些杰出科学家在化学研究领域做出的卓越成果,“近思讲坛”组委会将向报告人颁发复旦大学“吴征铠化学奖”。复旦大学“近思讲坛”和“吴征铠化学奖”的举办和设立得到了雅本化学和化学系1989级系友蔡彤先生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