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动态
党史故事大家讲 | 许君兴:牢记初心,为党和人民奉献一生
发布时间:2021-06-18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为进一步发挥复旦红色资源的育人作用,党委宣传部组织各单位开展“党史故事大家讲”接力活动,让复旦师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百年党史中感悟真理力量,以昂扬姿态迎接建党百年。

    今天,化学系为大家讲述原化学系党总支书记许君兴老师的故事。



人物介绍

    许君兴老师,1941年出生于上海,196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本科,1978-1987年担任化学系无机教研室党支部书记,1987-1992年担任化学系工会主席,1992-1994年担任化学系党总支副书记兼副系主任,1994-2002年担任化学系总支书记。退休后在社区建设中担任老年志愿者,任复旦居民区老教师议事会副会长。


贫苦童年让我对党心怀感恩”

    许君兴老师于194111月出生于上海浦东川沙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时逢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和千千万万贫苦家庭的孩子一样,贫困伴随着成长的童年。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农民进行了土地改革,给许君兴老师一家带来了希望,家里分到了三亩地(原来租种地主二亩地),从此翻身做了主人。从1953年许君兴老师读初中一年级起,不仅学费全免,还享受了人民助学金,顺利完成了中学学业。1959年考入复旦大学化学系,党和政府给予了他甲等人民助学金。因此,在许君兴老师的思想里,一直对党心怀感恩,并期待能够通过好好读书,日后为人民服务来报答这份恩情。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上大学后,许君兴老师受到了党的教育,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发生了变化。他渐渐意识到,没有共产党,他就上不了中学,更不要说读大学了,是党改变了千千万万像他这样的贫困家庭孩子的命运。他常常激励自己,要听党话、跟党走,现在要学好本领,将来要为党、人民好好工作。许君兴老师在进入大学的第二学期,就加入了共青团。在19631964年间,他积极学习“毛选”,积极投入学习雷锋同志的热潮。在党组织的关怀下,他深深认识到仅有报恩的想法是不够的,更要自觉地争当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要向雷锋同志、焦裕禄同志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此就有了入党的愿望,大学毕业刚留校工作那一年,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报告(即19649月)。经过实践工作的锻炼,他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群众工作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升。经过党组织的考察,于196512月初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

    从1977年起,许君兴老师不忘练好本领、报效祖国的初心,专心于教学、科研,在化学系担任讲师期间共承担了“普通化学实验”、“配位化学”、“无机专门化实验”和“无机反应机理”等四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在配位化学研究方向参与了三个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复旦学报》、《化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七篇论文。此外,许君兴老师还与其他老师合作开展了应用研究项目。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视察化学系,许君兴老师正在上实验教学课


    因其良好的教学科研成果,1991,许君兴老师从讲师晋升为副教授,并立下决心做出更多成绩。但19925月学校党委组织部部长的一次谈话改变了许君兴老师的职业规划。校党委组织部部长找到了许君兴老师,考虑让他接替生病的刘衍光同志担任化学系党总支书记(当时许君兴老师担任化学系党总支副书记)。最初他有些犹豫,一是担心承担不起这项工作,化学系摊子大,当时化学系正处于“低谷期”,面临着很多挑战;二是也担心影响自己的业务前程,如果接受了这项工作,那么主要精力就必然投入到化学系党政管理工作上,做科研、写论文的时间和精力会相对减少。当时他明白,当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的需要发生冲突的时候,这是对自己党性的考验。经过思想斗争后,他深刻认识到,要敢于承担,既然组织需要我,我就应该勇敢地挑起这个担子。于是,他听从了组织的安排。这一干,就是10年,一直到20022月退休。


担任总支书记的十年,由化学系党总支牵头的党政领导班子有三件事做得较好”

    在接任化学系总支书记一职时,化学系正处于“低谷”阶段。以许君兴老师为首的党总支,系党政班子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化学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成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上了一个台阶。因此,自2001年起,在全校各院系年终综合考评中,化学系名列前茅,且在此后连续九年的全校综合考评中一直保持第一名。回首往日的工作,他认为当时由化学系党总支牵头,党政领导班子一起做的三件事对化学系的后期发展影响很大。


许君兴老师担任化学系总支书记时的照片


    第一件事是系党政班子明确任期目标和制定化学系事业发展规划。90年代初期化学系处于低谷时,要想走出低谷,就一定要变化、要改革。由化学系党总支牵头,党政班子统一认识后,1994年响应学校要求制定了《化学系改革和发展设想》(五年规划),在本科教学、科研与研究生培养、队伍建设与管理改革等方面制定了目标和措施。这个规划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并且推荐给其他院系参考。经过五年的努力,化学系有了较大的进步。后来,到1999年,系党政班子又带领化学系制定了跨世纪的《化学系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在三年后使复旦大学化学学科在整体实力上排名进入全国高校前三位。这一计划极大地鼓舞了全系师生员工,且最终得以实现。


系党政领导班子参加复旦大学化学系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


    第二件事是由化学系党总支牵头的党政领导班子,开展人才引进及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化学系的师资队伍呈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当时一些优秀的青年教师都急于出国深造,并且很多老师没有回来,化学系仅靠着五、六十岁的老教师支撑着教学和科研工作,缺乏发展的后劲。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当时是迫在眉睫。从1996年起,系党政领导班子发动有学术威望的老教授做“伯乐”,一方面写信召回我们自己培养的、当时在国外进修的优秀青年教师,如无机化学教研室的庞震、物理化学组的陆靖、催化化学组的唐颐、分析化学组的孔继烈、激光化学研究所的周鸣飞等青年教师;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设法引进优秀的年轻学者。系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合作,一把手亲自抓,从对外联系、书信来往,到为引进人才解决住房、工作条件、科研启动费、实验室建设及配偶的工作安排、子女的求学问题等等做了大量仔细的工作,陆续从国外和外校引进了五位优秀的年轻学者,分别是赵东元、杨芃原、陈芬儿、贺鹤勇和金国新教授。后来他们都成为了化学系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四大学科的学科带头人,赵东元教授和陈芬儿教授还分别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三件事是在学校推出人事制度改革时,化学系在打破“吃大锅饭、铁饭碗”,实行岗位聘任制,以及年终考核后实行绩效分配等方面成效显著。由化学系党总支牵头,系党政领导班子经过调研摸底,根据化学系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实行竞聘上岗和工作量制度,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有的教师原来担任的教学工作量不足,就主动争取多上课;有的教师科研工作量不足或没有科研方向的,就去参加相关的科研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多争取科研项目,多争取课题经费,多做科研成果。由此,化学系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崭新的变化,凝聚力大大增强。那几位引进的教授带领研究生奋发图强。当时相辉堂后面的新化学楼晚上灯火辉煌,许多师生工作到深夜,有些老师还经常晚上都睡在实验室,这种奋发拼搏的精神令人十分感动。在这期间,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化学系的其他工作如党建工作、学生工作、工委工作、退委工作等也开展得有声有色,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许君兴老师在化学系担任党总支书记的这十年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化学系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极大地支持和肯定。他尽心尽责,乐于奉献,甘为人梯,与全系师生员工齐心协力,使化学系的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退休后的许君兴老师回首这一切时,他说,无悔于当初的选择,无愧于党对他的培养。


退休后也要为党和人民继续发光发热”

    退休后,许君兴老师从复旦校园转向复旦居民区。虽然从原来学校工作岗位上退休了,但仍觉得自己还有精力,还可以为党、为人民做些事情。他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党员的本色不能褪,初心不能忘,应该继续为党、为人民发光发热。2002年至2003年,应化学系返聘,许君兴老师继续担任“普通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工作;2004-2012年,由化学系党总支推荐,许君兴老师被“复旦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返聘,担任一年级大学生的党建辅导员(后称党建组织员)工作,一干又是八年。20143月至今,许君兴老师参加了复旦居民区群众自治组织“老教师议事会”,并担任副会长。“议事会”的宗旨是聚民意、议民事、出主意、当参谋,力所能及地为居民做实事。几年来,“老教师议事会”为居民区缓解停车难问题、创建文明社区、推进垃圾分类投放等事项积极出谋划策,奉献智慧力量。

20202月初,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一打响,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挥的一场人民生命健康的“保卫战”,许君兴老师想,“议事会”应该有所行动。许君兴老师主动向居民党总支请缨,拉出了一支由九位老教师组成的防控疫情的志愿者战斗队,协助保安守护小区的大门。一直坚持了四个月,直到疫情有所缓解为止。许君兴老师等老同志圆满完成了这项任务,得到广大居民的赞扬,也得到了凉城街道党工委的表彰。


许君兴老师疫情期间担任志愿者,协助保安守护小区大门


许君兴老师作为一名有55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乐于奉献、甘为人梯的思想境界,真诚的做人品格、敬业的工作态度极大地鼓舞了年轻一代复旦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踏实做人,勤恳做事,把党和人民始终放在心中,这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应该具有的品格。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淞沪路2005号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化学楼   邮编:200438   电话:86-21-31242791
版权所有 © 复旦大学化学系 2014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